認知行為治療一直被認為是循證有效的治療進食障礙的心理治療方法之一。認知行為治療的角度理解厭食癥患者紊亂的進食行為的原因是因為患者存在功能障礙性的思維,過分看重自身的體型、體重,對自我評價非常低,缺乏掌控感和認同感,為此感到十分的痛苦。
為了補償自我的低自尊,低認同感,患者企圖通過控制進食,獲得理想的體重和體型來獲得成就感、價值感、認同感、掌控感等,在問題行為的基礎(chǔ)上,造成了患者軀體很多的變化,愿望顯得很難實現(xiàn),因此形成惡性循環(huán)。
對于厭食癥的治療設(shè)置通常是四十次,每次五十分鐘,每周一到兩次。初期目標是建立健康規(guī)則的進食習慣,改善飲食結(jié)構(gòu),增加體重,增加對治療的依從性,改善對于疾病的認知。
終極目標就是改善對體型、體重、自我價值方面的一些負性認知,進一步規(guī)范鞏固健康的這種意識模式。后期的目標就是為了處理其他方面的一些社會心理問題,包括人際關(guān)系問題、婚戀問題、學習工作方面的問題等,處理焦慮和抑郁的共病,鞏固療效,預(yù)防復(fù)發(f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