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并不知道自己是怎么得上抑郁癥的,或許與我的性格有關,從小內向、敏感、不善言談,是一個較為聽話的孩子,學習不錯,是大家眼中“別人家的孩子”,但是這些都是父母的嚴厲管教,以及我自身討好型人格促成的,為了讓父母開心,我壓抑自己的情緒,努力做到最好,爭取每次考試都不讓他們失望。當人長久的處在壓迫委屈,無法宣泄的情緒中,注定是要崩潰的,查出抑郁癥后,我及時服用抗抑郁藥物后,還是會擔心副作用“找上門來”。接受治療后曾經(jīng)吃過鹽酸帕羅西汀、鹽酸舍曲林片、勞拉西泮片等,當時吃鹽酸帕羅西汀時副作用非常大,出現(xiàn)了震顫和乏力等反應,所以醫(yī)生馬上建議我更換藥物,我之后就開始長期服用鹽酸舍曲林片,鹽酸舍曲林片的副作用偏少,服藥期間沒有發(fā)現(xiàn)很嚴重的反應,當時主要是產(chǎn)生一些厭食反應,抗抑郁的藥物治療的副作用因人而異,同一種藥在不同的人身上會有不同的副作用,只有親試過才知道,這時就需要做到正確的心態(tài)認識和及時與醫(yī)生溝通不適情況?!?/p>
這是來自我一個患者的自述,作為醫(yī)生我們會根據(jù)服藥后的癥狀,隨時調整用藥劑量和種類,盡量避免對身體傷害大的藥物,無論哪種藥物,一般都是一個月初步起效、一個月無效或副作用無法忍受就換藥,三個月顯示全部療效的80%,六個月為95%,世界衛(wèi)生組織建議的藥物的最短療程為半年,抗抑郁藥物不能隨意增減藥物使用劑量,應遵醫(yī)囑用藥,盡可能把傷害降低到很小。
首先不要害怕吃藥,正確的藥物治療會緩解病情,往好方向發(fā)展的,服藥盡量與心理咨詢相配合。一方面,從根本上改變認知事物的方式,即使以后再遇到人生困境,也學會了看待和處理問題的方式,不會再把自己逼入絕境;另一方面,杜絕藥物依賴導致的藥物濫用可能。無論是藥物還是咨詢,都是外部給予的幫助,要想變好,最重要的還是自己把心態(tài)放陽光。
抑郁癥是現(xiàn)在最常見的一種心理疾病,以連續(xù)且長期的心情低落為主要的臨床特征,是現(xiàn)代人心理疾病最重要的類型,心情低落和現(xiàn)實過得不開心,情緒長時間地低落消沉,從一開始的悶悶不樂到最后的悲痛欲絕,自卑、痛苦、悲觀、厭世,感覺活著每一天都是在絕望地折磨自己,消極,逃避,最后甚至更有自殺傾向和行為,及時認識到自己的情緒出現(xiàn)異常,及早的尋求醫(yī)生的幫助,進行有效的藥物治療,是可以有效改善乏力,睡眠障礙,對日常活動缺乏興趣和愉悅感,食欲減退等這些情況。
只有堅定自己的信念,積極的配合醫(yī)生的治療方案,及時調整用藥的方式、種類、劑量,才能防止副作用“找上門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