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感染性心內膜炎最常見的表現(xiàn)是發(fā)熱,但是有一些老年人或者是心腎功能衰竭的重癥患者一般不會出現(xiàn)發(fā)熱。
亞急性起病者也比較隱秘,可以有全身不適、乏力、食欲不振和體重減輕等非特異性癥狀,有弛張性低熱,一般小于39攝氏度,以午后和晚上體溫高,頭痛、背痛和肌肉關節(jié)痛也比較常見,急性者呈爆發(fā)性敗血癥過程,有高熱寒戰(zhàn),突發(fā)心衰的病人也比較常見。
再一個臨床表現(xiàn)就是心臟雜音,80%到85%的患者都可以聽到心臟雜音,可以由基礎心臟病和或心內膜炎導致瓣膜損害導致。
另外還有周圍體征,這個多是非特異性的,近些年已經并不是多見。包括瘀點,可以出現(xiàn)在任何部位,以鎖骨以上皮膚、口腔黏膜和瞼黏膜比較多見。
再一個就是趾和指甲下線狀出血,另外就是roch斑,為視網膜的軟圓形出血斑,其中心呈白色,多見于亞急性感染。
還有oserler結節(jié),為趾和指墊出現(xiàn)的豌豆大的紅或紫色的痛性結節(jié),常見于亞急性者。
再一個就是Janeway損害,為手掌和足底處直徑1-4毫米無痛性的出血紅斑,主要見于急性患者,引起這些周圍體征的原因大多可能是由于微血管炎或微栓塞導致。
還有就是動脈栓塞,這個在實踐中比較多見,還有就是感染的非特異性癥狀包括脾大、貧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