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嵩副主任醫(yī)師
北京大學口腔醫(yī)院牙體牙髓科
沈嵩 男 出生年月:1967年2月 科室:牙體牙髓科 牙體牙髓科副主任醫(yī)師、副教授、碩士生導師、科副主任。 研究方向及專長:齲病微生物學,牙體缺損的美學粘接修復,牙髓及根尖周疾病的診斷及治療。 主要學習及工作經歷: 1991年畢業(yè)于北京醫(yī)科大學口腔醫(yī)學院,獲醫(yī)學學士學位。同年留校在牙體牙髓科工作,歷任住院醫(yī)師和主治醫(yī)師。2002年畢業(yè)于香港大學牙醫(yī)學院,獲哲學博士(PhD)學位。回北京大學口腔醫(yī)學院牙體牙髓科工作至今,歷任副主任醫(yī)師、副教授。2007年10月獲碩士生導師資格。 論文發(fā)表情況: 發(fā)表論著13篇,其中第一作者4篇,SCI收錄論文3篇,參與編寫口腔醫(yī)學教材2部。 主要論著: Shen S, Samaranayake LP, Yip H-K and Dyson JE (2002). Bacterial and yeast flora of root surface caries in elderly, ethnic Chinese. Oral Diseases 8(4): 207-217. Shen S, Samaranayake LP and Yip H-K (2004). In vitro growth, acidogenicity and cariogenicity of predominant human root caries flora. Journal of Dentistry 32 (8): 667-678. Shen S, Samaranayake LP and Yip H-K (2005). Coaggregation profiles of the microflora from root surface caries lesions. Archives of Oral Biology 50 (1): 23-32. 鄭春艷 沈嵩 高學軍 毛秀萍 (2005). 第一恒磨牙窩溝菌群組成. 《現(xiàn)代口腔醫(yī)學雜志》 19(3): 274-276. 鄭春艷 沈嵩 高學軍 毛秀萍 (2005). 與窩溝齲有關的優(yōu)勢耐酸菌構成的分析. 《華西口腔醫(yī)學雜志》 23(6): 477-479. 王冬梅 沈嵩 高學軍 (2006). 根管細菌滲漏體外模型的建立. 《牙體牙髓牙周病學雜志》 16(5):250-253. 馮朝華 沈嵩 高學軍 (2007). 次氯酸鈉對糞腸球菌殺菌效果的體外研究. 《口腔醫(yī)學》 27(10): 513-515. 王冬梅 高學軍 沈嵩 (2007). 四種沖洗劑對根管內糞腸球菌清除效果的體外實驗. 《中華口腔醫(yī)學雜志》 42(4): 223-224. 沈嵩 (2006). 《第三章 齲病與牙髓病的微生物學基礎》(31-44頁) 王嘉德 高學軍 主編 《牙體牙髓病學》 北京:北京大學醫(yī)學出版社 2006年1月第1版。 沈嵩 (2008). 《第三章 牙的口腔環(huán)境 第二節(jié) 牙菌斑和牙菌斑液》(57-62頁)、《第五章 口腔生態(tài)系統(tǒng)》(63-78頁) 高學軍 主編 《臨床齲病學》 北京:北京大學醫(yī)學出版社 2008年1月第1版。
齲病微生物學,牙體缺損的美學粘接修復,牙髓及根尖周疾病的診斷及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