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甲狀腺雙側乳頭狀癌手術后九個月 有消瘦
2020-05-14 1164次
病情描述:
甲狀腺雙側乳頭狀癌手術后九個月 有消瘦 什么原因?
提示:線上咨詢不能代替面診,醫(yī)生建議僅供參考!
答咨詢實錄
為你推薦
-
甲狀腺微小乳頭狀癌能治愈嗎甲狀腺微小乳頭狀癌定期隨訪,有助于及時發(fā)現(xiàn)甲狀腺癌復發(fā)病灶,及時發(fā)現(xiàn)、及時治療,仍有完全治愈的可能。甲狀腺微小乳頭狀癌最常見,惡性度也較低,約占甲狀腺癌的85%,任何年齡均可發(fā)病,多見于年輕女性或兒童。女性常在40歲前,有些患兒在兒童時期曾做過頸部X線治療。腫瘤生長緩慢,可在甲狀腺內局限數(shù)年,病灶可經(jīng)腺體內的淋巴管自原發(fā)部位,擴散至腺體的其他部位和頸部淋巴結,容易忽視其性質。甲狀腺乳頭狀癌的發(fā)病率呈逐年增加趨勢,其發(fā)生會受到激素、遺傳、環(huán)境等因素的影響,如放射性致甲狀腺腫的物質、碘缺乏等。甲狀腺微小乳頭狀癌首發(fā)癥狀為頸部的無痛性腫塊,多數(shù)隨吞咽上下移動,少部分有聲音嘶啞、吞咽困難及壓迫感。手術切除是甲狀腺乳頭狀癌,首選治療方法,出現(xiàn)肺部或骨骼轉移的晚期病例及某些高危病例應行碘131治療,同位素治療前需行全甲狀腺切除術。02:10
-
2個月會形成脊柱側彎嗎有些患兒在非常早的時候,非常小的時候就會出現(xiàn)脊柱側彎,有些在妊娠期間,因為結構上的改變。在發(fā)育期間,在胚胎時期,因為某些結構的改變,某些頸椎、胸椎或者是腰椎出現(xiàn)了結構上的改變,出生以后就可以出現(xiàn)脊柱側彎,兩個月是可以出現(xiàn)脊柱側彎的。但是在年齡非常小的時候,在嬰幼兒期一般不容易被發(fā)現(xiàn)。因為患兒絕大多數(shù)還不會站立,或者是無法坐起。所以在兩個月的時候,脊柱側彎往往不會被發(fā)現(xiàn),或者是很難被發(fā)現(xiàn),但是經(jīng)過仔細的檢查,有時可以發(fā)現(xiàn)。01:19
-
甲狀腺乳頭狀癌手術后注意什么甲狀腺乳頭狀癌手術后一般要注意不能劇烈活動,需均衡飲食,少食辛辣刺激性的食物,對于甲狀腺瘤手術的患者,一般術后第一天可根據(jù)病情正常飲食或下床活動,手術后的第一天到第三天需要觀察患者頸部切口的出血情況,若沒有出血,便可以在房內正常的活動,一般術后的5到7天可以拆線,拆線之后患者可以從事輕體力勞動,但是不能進行劇烈的運動,以防止個別患者會出現(xiàn)術口,刀口出血的情況。一般建議手術后的兩周,文職人員可以進行從事正常工作,體力工作者不建議進行體力工作,建議術后一個月內都要從事輕體力勞動,避免重體力勞動,因為重體力勞動同樣影響刀口的愈合,飲食宜以高熱量,高蛋白,高維生素,適量脂肪攝入為原則。語音時長 01:23”
-
甲狀腺乳頭狀癌轉移治療甲狀腺乳頭狀癌往往是通過淋巴結轉移后再向縱隔轉移的。有時候向縱隔轉移淋巴結與淋巴結轉移相互粘連融合,剛上縱隔轉移淋巴結小于三公分時通過頸部的牽引,多數(shù)可以經(jīng)頸部行上縱膈淋巴結清掃。但是當上縱隔淋巴結較多,位置較低,接近主動脈弓大于3厘米時,就有必要與胸科合作行上縱隔淋巴結清掃。對于手術切除不凈和病理分化程度較低,可疑不凈者有必要行術后的放療。對于遠處轉移和具有遠處轉移傾向的病例,有必要行碘131治療,所以說甲狀腺乳頭狀癌轉移治療仍然需要以手術治療為主,手術于以開放式治療為主,這樣就不能行腹腔鏡甲狀腺切除術。術后應該根據(jù)淋巴結的轉移情況,給予放療或者是核素治療。語音時長 01:33”
-
甲狀腺乳頭狀癌甲狀腺乳頭狀癌雖為惡性腫瘤,但生長緩慢、惡性程度低,及時規(guī)范治療預后一般良好。其治療方案多樣,藥物治療是重要環(huán)節(jié),具體如下:1、甲狀腺素片:術后服用可替代手術減少的甲狀腺激素,維持生理功能,還能抑制垂體分泌促甲狀腺激素,降低腫瘤復發(fā)風險。2
-
甲狀腺乳頭狀癌術后老失眠甲狀腺乳頭狀癌術后,部分患者會遭遇失眠的困擾,這背后的原因多元且復雜。首先,心理因素不容忽視,手術后的患者往往因為過度關注自身狀況而產生焦慮情緒,進而影響睡眠質量。其次,手術本身對身體造成的創(chuàng)傷,如頸部水腫、疼痛,也會干擾患者的正常睡眠。再
-
甲狀腺乳頭狀癌,雙側甲狀腺多發(fā)結節(jié)。雙側你好,報告發(fā)一個
-
甲狀腺乳頭狀癌關于甲狀腺癌有什么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