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黃疸是新生兒期常見癥狀之一,而黃疸指數(shù)是衡量其嚴重程度的重要指標。當黃疸指數(shù)達到15mg/dl時,通常認為是比較高的,可能意味著新生兒體內膽紅素水平異常升高,需要引起家長和醫(yī)生的高度重視。
黃疸指數(shù)偏高可能由多種因素導致。首先是生理性因素,新生兒出生后紅細胞大量破壞,產生較多膽紅素,而肝臟代謝能力有限,導致膽紅素積聚。其次是溶血性因素,如母嬰血型不合引發(fā)的溶血病,會釋放大量膽紅素進入血液。此外,遺傳因素、喂養(yǎng)不當與腸道問題以及感染等也可能導致黃疸指數(shù)升高。
在治療方面,可以采取多種措施降低黃疸指數(shù)。首先是加強喂養(yǎng),確保新生兒獲取足夠營養(yǎng),有助于膽紅素的排泄。其次,藥物治療也是重要手段,如茵梔黃口服液、黃疸茵陳顆粒和枯草桿菌二聯(lián)活菌顆粒等,這些藥物能促進膽紅素的代謝和排出。但需注意,藥物治療應在醫(yī)生指導下進行,避免不當使用。另外,光照治療也是一種有效方法。
綜上所述,新生兒黃疸指數(shù)15屬于偏高水平,需要及時采取措施進行治療。家長應密切觀察新生兒狀況,配合醫(yī)生的治療方案,確保寶寶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