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心力衰竭不一定是冠心病,而冠心病可以導致慢性心力衰竭。
冠心病是一種由冠狀動脈器質性狹窄或阻塞,引起的心肌缺血缺氧,也稱為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是冠心病常見的并發(fā)癥之一,指在靜脈回流正常的情況下,由于心臟的射血和充盈障礙時,心排血量絕對或相對不足,從而不能滿足機體的代謝需要而發(fā)生的綜合癥。
病人多伴有胸悶氣喘,夜間甚至無法平臥,嚴重時還可導致病人死亡。對于冠心病合并慢性心衰的病人,在處理心衰的同時,還應注意冠心病血運重建。因此選擇積極有效的藥物治療對于緩解病人的癥狀,提升病人生存質量和預后意義重大。
慢性心力衰竭是冠心病晚期常見的一種并發(fā)癥。當發(fā)生急性心肌梗死時,由于心肌缺血壞死,心肌細胞能量合成下降引起左室射血分數(shù)下降,左室順應性下降,這是導致肺淤血和左心衰的病理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