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失禁又稱小便不禁,是由于膀胱括約肌損傷或神經功能障礙而喪失排尿自控能力,使尿液不自主的流出,尿失禁按照癥狀分為充溢性尿失禁,無阻力性尿失禁,反射性尿失禁,急迫性尿失禁和壓力性尿失禁。
首先在尿失禁的預防方法時:
一,要有樂觀豁達的心情,以積極平和的心態(tài)面對疾病的壓力和煩惱,學會自己調節(jié)心境和情緒。
二,防止尿道感染。大小便后由前往后擦手紙,避免尿道口感染。
三,加強體育鍛煉積極配合各種治療,改善全身營養(yǎng)狀況。
預防方法,要進行適當的體育鍛煉和盆底肌群鍛煉。最簡便的方法是每天清晨下床前和晚上上床平臥后各做50到100次緊縮肛門和上提肛門活動可以明顯改善尿失禁癥狀。另外,注意飲食清淡,多食含纖素豐富的食物,防止因便秘而引起腹壓增高。尿失禁患者要注意心理護理,皮膚護理外部引流護理,重建正常的排尿功能,必要時留置導尿。
重建正常的排尿功能:
一,如病情允許指導患者每天白天攝入液體2000到3000毫升,因多飲水可以促排尿反射的恢復,預防泌尿系統感染。
二,觀察排尿反應,定時使用便器,建立規(guī)則的排尿習慣,剛開始時,每一到兩小時使用便器一次。以后間隔時間可逐漸延長,促進排尿功能恢復,使用便器時用手按壓膀胱以協助排尿,注意用力要適度。
三,指導患者進行骨盆底肌肉鍛煉訓練膀胱功能,增強控制排尿的能力。
具體方法有,患者取立坐或臥位做排尿動作先慢慢收緊盆底肌肉再緩慢放松,每次十秒左右,連續(xù)十次每日進行數次以不覺疲勞為宜。
最后就是必要時導尿以避免膀胱飽滿,缺點是膀胱尿道,有可能處于細菌感染的狀態(tài),所以定期要拔出導尿管,避免膀胱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