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學將濕疹稱為濕毒瘡,由于風濕熱邪克于肌膚而引起的一種常見皮膚病,根據其表現可分為三種證型,并對證選藥以治療之。
一、濕熱清嬴證,發(fā)病急驟,初起為紅色斑片及密集紅色小丘疹,即之出現小水皰,破后糜爛,流津,痛癢明顯,常伴有濕熱,心煩、口渴、大便秘結、小便短赤、舌質紅、舌苔薄、白或黃、脈滑數,相當急性濕疹階段,可選用二妙丸,能燥濕清熱,用于濕熱下注,紅腫熱痛,陰囊濕癢,口服成人一次六至九克,一日兩次。皮膚康洗液能清熱解毒,除濕止癢,用于濕熱阻于皮膚所致的濕疹,外用取適量藥液以二十倍稀釋后濕敷,用藥十五分鐘后可用清水清洗,一日一到兩次。
二、脾虛濕蘊證,發(fā)病緩慢,皮疹色淡紅或暗紅,瘙癢不重,偶有少量精水滲出,常伴神疲乏力,納食不吞,腹脹便溏,舌質淡胖,苔白或白粒脈如緩,相當于亞急性濕疹階段,可選用松花散。
三、血虛風燥證,療程較長,皮損,粗糙肥厚,顏色暗淡或色素沉著,有少量鱗屑,瘙癢多呈陣發(fā)性發(fā)作,常伴口干、不思飲食、食差腹脹,脈細緩,相當于慢性濕疹階段。可選用羌月乳膏,黑豆餾油軟膏、十味乳香丸、蕁麻疹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