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治療分為中藥內(nèi)服和中藥外用。
中藥內(nèi)服主要有:
一,當(dāng)歸二十克,徐長卿二十克,蟬蛻十五克,防風(fēng)二十克,水煎服,每日一劑,分兩次服用。
二,金銀花三十克,防風(fēng)十二克,連翹,丹皮,赤芍,白鮮皮各十克,蟬蛻九克,隨證加減。對于癢感比較劇烈的患者可以加入苦參十克,對于濕熱比較深的患者可以加入茯苓五克,苦參十二克,水煎服用,三到十五服。
中藥外洗,患者可以選用新鮮的馬齒莧,將馬齒莧洗干凈后加水五百克,用文火煎十五分鐘,待冷卻之后擦洗患處,洗完以后將馬齒莧撈出,濕敷在患處,每日一劑,一敷一洗,敷藥的時(shí)間三十分鐘左右,治療由濕疹引起的皮膚瘙癢癥。
患者還可以用花椒十克,苦參三十克,白礬二十克,加水適量,水煎二十到三十分鐘,濾渣取汁,用消毒棉簽蘸起藥汁,洗患處早晚各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