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積水初期主要表現為頭圍增大,出生后數周或數月內頭顱進行性增大,前囟也隨之擴大和膨隆,頭顱與軀干的生長比例失調,如頭顱過大過重而垂落在胸前,頭顱與臉面不相稱,頭大面小,前額突出,下頜間隙,顱骨菲薄,同時還伴有淺靜脈怒張,頭皮有光澤,前囟過大,張力增高,安靜時囟門呈膨隆狀而不凹陷,也看不到正常搏動時,則表示顱內壓增高。
隨著腦積水進行性發(fā)展,顱內壓增高的癥狀逐漸出現,盡管嬰兒期顱縫具有緩沖顱內壓力的作用,但依然是有限度的。嬰兒期顱內壓增高的主要表現是嘔吐,由于嬰兒尚不會說話,常以抓頭、搖頭、哭叫等表示頭部的不適和疼痛,病情加重時可出現嗜睡和昏睡。破罐音,對腦積水患兒進行頭部叩診時,聲音如同扣破罐和熟透的西瓜樣。落日目現象,腦積水的進一步發(fā)展,可使第三腦室后部的松果體隱窩顯著擴張,壓迫中腦頂蓋部或由于腦干的軸線移位產生類似于帕里諾眼肌麻痹綜合征,即上凝視麻痹使嬰兒的眼球不能上視,出現所謂的落日目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