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罐方法主要分為以下五種:
1、留罐法:留罐法一般保留10~15分鐘,這是一種常用的方法,一般疾病均可以采用。
2、走罐法:在拔罐時(shí)先在所拔部位的皮膚或罐口上,涂上一層凡士林等潤(rùn)滑劑,再將罐拔出。然后用右手握住罐子,向上、下或左、右等需要拔的部位進(jìn)行往返的推動(dòng),直到拔至皮膚出現(xiàn)紅潤(rùn)、充血或瘀血時(shí),將罐起下。這種方法適用于面積比較大、肌肉比較豐厚的部位,
3、閃罐法:閃罐法就是將罐拔住后,立即起下,如此反復(fù)多次的進(jìn)行拔住起下,起下拔住,到皮膚潮紅、充血,或瘀血,這種方法不適宜小兒或者是年輕女性的面部。
4、刺血拔罐法:它是在拔罐部位的皮膚消毒以后,用三棱針進(jìn)行點(diǎn)刺出血或用皮膚針叩打以后,再將火罐吸拔于點(diǎn)刺的部位上,使之出血。多用于治療丹毒、扭傷、乳癰等病癥。
5、留針拔罐法:就是在針刺留針時(shí),將罐拔在以針為中心的部位上,約5~10分鐘,待皮膚紅潤(rùn)、充血或瘀血時(shí),將罐起下,然后將針起出。這種方法可以起到針罐配合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