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滯胃脘證是由于飲食不節(jié)、暴飲暴食,超過了胃之腐熟能力,或食量雖不過多,但因胃之功能素弱,而致飲食停滯難化,所表現(xiàn)出的證候。
正如《醫(yī)經(jīng)溯洄集·內(nèi)傷余議》云:“蓋饑餓不飲食,與飲食太過,雖皆是失節(jié),然必明其有兩者之分,方盡其理,節(jié)也者何?無不及無太過之中道也。夫饑餓不飲食者,胃氣空虛,此為不足,亦失節(jié)也。飲食自倍,而停滯者,胃氣受傷,此不足之中兼有余,亦失節(jié)也。以受傷言,則不足,以停滯言,則有余矣”。
《景岳全書·雜證謨·飲食門》亦指出:“凡飲食之傷脾之證,有寒傷,有熱傷,有暫病,有久病,有虛證,有實證。但熱者、暫者、實者,人皆易知;而寒者、久者、虛者,人多不識。如今人以生冷瓜果致傷胃氣,而為瀉、為痢,為痛之類者。人猶以為火證。而治以寒涼者,是不識寒證也。有偶因停滯而胃脹、為痛者,人皆知其實也。然脾胃強(qiáng)壯者,即滯亦易化,惟其不能化者,則最有中虛之證?!币虼耍硿鸽渥C有實證和虛實夾雜之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