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概念是1948年首先提出來的,國外的研究學家首次提出,是因為在結節(jié)性多動脈炎中存在著一種以階段性、壞死性腎小球腎炎為特征的亞型,稱之為顯微鏡下多動脈炎。因為其主要累及包括靜脈在內的小血管,所以現(xiàn)在稱為顯微鏡下多血管炎。
它的臨床表現(xiàn)有時候不是很典型,包括發(fā)熱、乏力、厭食、關節(jié)痛、體重減輕,另外還會出現(xiàn)腎臟、肺臟、神經系統(tǒng)、心血管等多臟器的一個損害。它的治療主要是根據疾病的病變范圍,進展情況以及炎癥的程度來決定。
治療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為誘導緩解,使用的藥物通常為激素和免疫制劑,第二階段為維持緩解,此階段中可以中等量潑尼松治療一年或者換用硫唑嘌呤,甲氨蝶呤,第三個階段為治療復發(f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