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氣管結核也叫做支氣管內膜結核,指的是在氣管和支氣管的黏膜部分出現(xiàn)了結核病,比較常見的原因就是因為肺部的病灶感染支氣管,引起支氣管黏膜出現(xiàn)發(fā)病的情況。結核分枝桿菌一般會通過血液來散播或者是通過淋巴來侵襲到支氣管的黏膜下層,誘發(fā)該病的發(fā)生。
得了支氣管結核以后一定要及時進行治療,治療的方法也比較多,和肺結核的治療方法比較相似,要進行全身治療,可以通過局部霧化吸入方法來進行治療。對于比較嚴重的也可以進行手術方面的治療。全身治療與肺結核治療相同,絕大部分病例在化療3個月后痰菌培養(yǎng)陰轉,療程以12~18個月為宜。
在以下兩個方面使用激素得到認可:
⑴對結核分枝桿菌呈超敏狀態(tài)者。
⑵兒童縱隔淋巴結核引起的結核性支氣管炎,激素治療組療效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
局部治療霧化吸入抗結核藥物已廣泛用于EBTB輔助治療,應用價值得到肯定。手術治療EBTB的手術適應證是:⑴氣管狹窄合并嚴重呼吸困難,有窒息先兆者。⑵氣管、支氣管疤痕狹窄超過管腔周徑2/3者,并合并反復感染或有毀損肺和支氣管擴張者。⑶支氣管狹窄合并遠端肺結核,有頑固性呼吸道癥狀,抗結核治療無效者。手術時機選擇很嚴格。有學者提出術前胸片肺內無活動性病變,纖支鏡檢查支氣管黏膜無充血、水腫等改變是手術必要條件,指征是否過嚴值得商榷。非急診手術應在抗結核治療6個月后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