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身因素:
一,身體強壯,營養(yǎng)狀態(tài)良好則抵抗力強,即使有少量細菌侵入也不治病。
二,年齡因素,兒童時期因未接過卡介苗或未感染過結核菌,故其易感性較成年人高,但因兒童生長代謝旺盛,故病灶容易被吸收和治愈,老年人因身體虛弱,抗病能力差,病變較難治愈。
三,遺傳因素,由于遺傳關系每個人對結核病的易感性不同。
局部因素:
一,慢性勞損性因素,臨床實踐表明結核多發(fā)生于慢性勞損嚴重的部位,如脊柱的胸腰段、腰骶段。
二,纖維因素,有肌肉附著的長骨干,椎弓,髂骨翼及肩胛骨很少有結核發(fā)生,說明肌肉對其附著的骨骼也有很強的保護作用,而無肌肉附著的部位,如椎體,腕關節(jié),肘關節(jié),膝關節(jié)則為結核的高發(fā)部位。
三,終末血管因素,長管狀骨骨干很少感染結核,這是因為此處骨滋養(yǎng)血管較粗,側支循環(huán)良好,血流速度較快,故很少有菌栓在此停留并造成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