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感染后腎小球腎炎,發(fā)生于多種細菌,病毒,寄生蟲,立克次體,衣原體,支原體及霉菌感染之后,而急性鏈球菌感染后腎小球腎炎主要與β溶血性鏈球菌治腎炎菌株感染有關。常見于上呼吸道感染,多為扁桃體炎,猩紅熱,紅色皮膚感染,多為膿胞瘡等的鏈球菌感染后。
在我國北方,主要表現為上呼吸道感染之后發(fā)病,固春冬季多見,不少患者發(fā)生于膿包病之后,多見于夏季。感染的嚴重程度與急性腎炎的發(fā)生,和病變輕重并不完全一致。
目前已知的致病性溶血性鏈球菌,按其細胞壁的m蛋白可分為1,2,3,4,12,18,25,49,55,57,59,60和61。其中菌株14是引起咽峽炎后急性腎炎的主要類型,菌株49見于化膿性皮膚感染后的急性腎炎,而菌株25,15,57與猩紅熱感染所致的急性腎炎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