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穴位貼敷治療小兒腹瀉嗎
病情描述:
穴位貼敷治療小兒腹瀉嗎
答醫(yī)生回答
病情分析:
小兒腹瀉的時候可以使用穴位敷貼的方法來進行治療。一般常用的方法主要是,將蒼術和六神曲兩種藥物用二比一的比例研磨成粉,然后與唾液調成,放在肚臍的位置,用膠布蓋上,一般一晝夜換藥一次,這種方法可以用于治療小兒腹瀉。對于小兒出現(xiàn)的腸鳴腹痛等一些癥狀是有很好療效的。
意見建議:
為你推薦
-
小兒腹瀉貼怎么使用腹瀉貼是運用中醫(yī)的經絡理論為基礎,然后用中藥貼敷在肚臍的一種治療腹瀉的方法。這種腹瀉貼一般是外用的藥物,它一般比較安全、方便,沒有什么明顯的副作用。但是對于一些皮膚特別嬌嫩的孩子來說,往往會出現(xiàn)局部皮膚的發(fā)紅、發(fā)癢。這個時候我們注意是否出現(xiàn)了皮膚的過敏,就暫時停用。腹瀉貼的主要的使用方法就是把腹瀉貼貼在臍部的周圍,可能會起到疏通經絡,或者是促進腸蠕動的作用,對于緩解腹瀉有一定的幫助。01:11
-
小兒腹瀉貼對小兒痢疾有用嗎對于小兒腹瀉貼來說,應用方面有很多的觀點,有好多家屬都會問到我們,能不能應用于小兒痢疾。其實這個是可以應用的,因為小兒腹瀉貼的主要作用,主要起到一種溫熱的效果,對于孩子胃腸道的蠕動,還有恢復,有一定的幫助。當然我們在應用的過程中,需要做好多方面的護理,包括貼的時間不要過久,而且貼前一定要仔細閱讀說明書,還有就是在用藥的過程中,還需要密切觀察孩子的精神反應。因為,小兒出現(xiàn)痢疾以后,拉肚子都會比較嚴重,如果說控制不好,孩子很容易出現(xiàn)脫水的情況。所以,我們用藥的同時,也需要做好觀察。01:12
-
穴位貼敷治療小兒腹瀉貼敷主要選用的穴位是神闕穴,又稱臍中,氣合,在臍中央。中藥貼敷方最有效的是取五倍子10克,蒼術3克,木香1.5克,吳茱萸3克,肉桂3克,丁香1.5克,將這幾味藥物研成粉末,然后加適量的食醋調成糊狀,再敷于患兒臍部固定,中藥貼敷需要每天換藥一次。中藥貼敷的治療方法中需要注意的一點,就是臨床上小兒腹瀉有多種證型,其發(fā)病原因也大不相同。所以要積極配合醫(yī)生的用藥及治療,避免自己因施證錯誤而造成患兒發(fā)生過敏反應,如果發(fā)現(xiàn)患兒出現(xiàn)過敏反應,應立刻就診。語音時長 01:18”
-
穴位貼敷治療小兒哮喘中醫(yī)以調補肺腎、健脾和胃、疏理任督、溫陽通絡等治療為原則,采用內服中藥,內病外治、冬病夏治、藥膳食療等多種方法治療哮喘,有根治哮喘的療效。內服中藥一般不容易堅持,而外治法則簡便易行,比如冬病夏治,治療哮喘用起來就很方便。在每年夏季三伏時,將藥膏貼在后背的肺腧、心腧、膈俞三個穴位上,每次貼10個小時左右;每伏貼一次、每年貼三次即可,這樣可以有效防止冬天的哮喘發(fā)作。拔罐也是治療哮喘的一種外治法,一般選擇肺、脾、腎三經穴位,留罐時間15-20分鐘,每日拔一次,10天為一個療程。語音時長 1:27”
-
穴位貼敷法能治療慢性胃炎嗎病情分析:穴位貼敷可以治療慢性胃炎,即用具有健脾理氣,疏肝和胃功效的中草藥制成膏藥進行穴位貼敷,通過穴位進行透皮,使中藥的分子經皮膚進入體內,且在局部起到調理的作用。意見建議:貼敷前要清潔相應穴位,確認包裝無破損后,打開包裝,取出穴位貼敷治療貼,將貼劑的隔離膜撕去,以鋼珠對準相應穴位敏感點貼壓,1片/穴。
-
中藥貼敷治療小兒咳嗽嗎中藥貼敷法就是采用清代張璐所著《張氏醫(yī)通》中的四味中藥按一定比例用姜汁調和成膏,并以麝香芳香走竄之力攜藥透膚入里,貼在選定的穴位上使藥物持續(xù)刺激穴位、疏通經絡、調節(jié)臟腑功能,達到急則治其標、緩則治其本的效果。中藥穴位貼敷對于患咳嗽、支氣管哮喘、支氣管炎、反復呼吸道感染、咽炎、過敏性鼻炎等呼吸道疾病具有肯定的療效,尤其對小兒反復呼吸道感染方面療效較為顯著。
-
小兒貧血可以貼敷嗎小兒貧血通常是可以貼敷的。小兒貧血通常是缺鐵性貧血,由于鐵攝入不足或者丟失過多等因素導致造血物質缺乏,引起紅細胞生成不足或減少,造成貧血。貧血患兒會表現(xiàn)為皮膚粘膜蒼白、肌肉無力、易疲勞、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減退、食欲缺乏、機體免疫功能低下、易感染、易出現(xiàn)吞咽困難或吞咽時有哽咽感、指甲可呈反甲或匙狀甲
-
小兒腹瀉推拿哪些穴位一,補脾經,脾經的位置在小兒拇指螺紋面,手法是將患兒拇指屈曲,拇指橈側邊緣由遠端向掌根方向直推為補,稱補脾經。在拇指末節(jié)羅紋面作旋推法,亦稱補脾經,一百到三百次。二,清大腸,位置在食指橈側緣,自指尖至指跟成一直線,手法是將小兒食指固定于術者左手虎口內,以右手拇指外側緣推之。自指尖推向指根稱補大腸,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