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腋下量體溫正確方式
病情描述:
腋下量體溫正確方式
答醫(yī)生回答
病情分析:
腋下測量體溫的正確方法首先應(yīng)該觀察溫度計是否處于35度以下,然后將患者的腋窩部位擦拭干凈,再將溫度計有水銀棒的那一側(cè)放置在腋窩部位,需要測量五分鐘以上。
意見建議:
如果測量的時間少于5分鐘,或者是患者的腋窩部位的汗液比較多,那么極有可能會出現(xiàn)測量不準的情況,建議注意測量時間和方法。
為你推薦
-
腋下出汗量體溫準確嗎出汗時腋下的體溫是不準確的,可能會由于汗液的影響使測的體溫比實際體溫偏低。因此,在測量體溫時要將腋下的汗液擦拭干凈,以防止汗液影響體溫的數(shù)值。其次,影響體溫的數(shù)值的因素還有體溫計是否夾緊了,體溫計未夾緊時通常測的體溫也是不準確的。另外,測量體溫時要避開劇烈運動之后、進餐之后、情緒緊張等情況,這些因素通常也會影響測量的體溫數(shù)值。此外,夾試體溫計的時間要在5-10分鐘左右,才能保證讀出的數(shù)值是準確的。01:31
-
正確的刷牙方式對于成人來講正確的刷牙方式。首推巴氏刷牙法,巴氏刷牙法又稱齦溝清掃法或水平顫動法,是美國牙科協(xié)會與中華口腔醫(yī)學會推薦的一種有效去除齦緣附近。及齦溝內(nèi)菌斑的方法,選擇軟毛牙刷將牙刷與牙長軸呈45度角指向根尖方向,上頜牙向上、下頜牙向下按牙齦、牙交界區(qū),使刷毛一部分進入齦溝一部分鋪于齦緣上,并盡可能伸入鄰間隙內(nèi)用輕柔的壓力,使刷毛在原位作前后方向,短距離的水平顫動4到5次,顫動時牙刷移動僅約1毫米。每次刷2到3個牙,在將牙刷移到下一組牙時注意重疊放置,要注意刷到牙齒的各個表面。每日刷牙不少于兩次,每次刷牙不少于3分鐘。具體操作教程可到各大視頻網(wǎng)站搜索“巴氏刷牙法”。01:30
-
量體溫腋下加幾度首先要知道,腋下測體溫,其實是在幾種測體溫方式中體溫的正常值范圍最低的一種。腋下測體溫是在36攝氏度到37攝氏度之間的,肛門測體溫是在口腔體溫的正常范圍值加0.3攝氏度到0.5攝氏度之間的,而口腔測體溫正常的測范圍是在36.2攝氏度到37.2攝氏度之間的范圍的。還有就是用電子體測量,比如說耳溫或者是額溫測體溫,它的正常值范圍也是在36攝氏度到37攝氏度之間的。觀察一下這幾種測體溫的方法,腋下測體溫方式是這幾種體溫的正常范圍值中最低的一個,所以就是36攝氏度到37攝氏度,其實這還比口腔測體溫,肛門測體溫要低0.2攝氏度到0.4攝氏度。語音時長 1:40”
-
腋下量體溫加幾度測量體溫有三種方法,最常見的是腋窩下的測量,再就是通過口腔的測量和肛門溫度的測量。通常來說這三種方式的測量體溫當中,腋窩的體溫是偏低的,正常的腋窩溫度在36度到37.3度之間,口腔的溫度和肛門直腸的溫度在腋窩溫度的基礎(chǔ)上增加0.1到0.3度。如果腋窩的溫度在36度到37.3度之間,這就是正常的體溫,超過了37.3度就屬于發(fā)熱。人體在進行劇烈運動,情緒亢奮,情緒緊張的時候,可以出現(xiàn)一些生理性的體溫偏高,在安靜的狀態(tài)下體溫一般來說是偏低的。語音時長 1:18”
-
腋下量體溫的正確方法病情分析:腋下測量體溫首先應(yīng)觀察水銀體溫計刻度是否在35℃以下,歸位后應(yīng)用紗布或毛巾將腋窩擦拭干凈,然后將體溫計有水銀棒的那頭置于腋窩頂部,手臂夾緊,測量五分鐘以上即可。意見建議:腋窩測量法最常用,但是細節(jié)很重要,尤其是出汗的病人,擦拭腋窩尤其重要,還有就是測量時間至少五分鐘,讀數(shù)時應(yīng)將體溫計置于雙眼同一水平面,以免出現(xiàn)測量誤差較大或測量錯誤。
-
腋下量體溫的正確方法病情分析:腋下測量體溫首先應(yīng)觀察水銀體溫計刻度是否在35℃以下,歸位后應(yīng)用紗布或毛巾將腋窩擦拭干凈,然后將體溫計有水銀棒的那頭置于腋窩頂部,手臂夾緊,測量五分鐘以上即可。意見建議:腋窩測量法最常用,但是細節(jié)很重要,尤其是出汗的病人,擦拭腋窩尤其重要,還有就是測量時間至少五分鐘,讀數(shù)時應(yīng)將體溫計置于雙眼同一水平面,以免出現(xiàn)測量誤差較大或測量錯誤。
-
腋窩測量體溫正常范圍一般在腋窩測量體溫的時候,體溫的正常范圍是在36度到37度之間,體溫如果低于36度,一般存在一些體溫過低的現(xiàn)象,如果體溫超過了37度,就算是發(fā)燒的現(xiàn)象了。一般體溫超過37度,小于38度,屬于低燒的現(xiàn)象;體溫大于等于38度,小于39度,屬于中等程度的發(fā)燒;體溫如果高于39度,小于40度,就算是高燒的現(xiàn)
-
腋下37.4體溫正常嗎在腋窩測量體溫37.4度是發(fā)熱的現(xiàn)象,并不是正常的體溫,這個時候?qū)儆诘蜔岬陌Y狀,要積極的尋找病因來進行治療。如果是由于感染性疾病引發(fā)的低燒,可以根據(jù)感染的類型選擇合適的抗生素或者抗病毒的藥物,來進行有效的消炎治療。另外如果是不明原因的低熱,一定要集中精力尋找發(fā)燒的病因,不要盲目的進行退熱,盲目的退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