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川崎病會通過哪些途徑傳播
病情描述:
川崎病會通過哪些途徑傳播
答醫(yī)生回答
病情分析:
川崎病是一種以全身血管炎為主要病變的急性發(fā)熱出疹性的疾病,不是傳染病,所以不會經(jīng)過呼吸道、消化道、飛沫、接觸等途徑傳播的。
意見建議:
川崎病屬于免疫性疾病,具體病因不明,可能與感染有關系,病理改變主要是全身性的血管炎,好發(fā)于冠狀動脈,是引起兒童后天性心臟病的常見原因。孩子出現(xiàn)發(fā)熱、皮疹、淋巴結腫大、眼球結合充血、唇紅皸裂、草莓舌等川崎病的癥狀時,要及時就醫(yī)治療。
為你推薦
-
乙肝會通過母嬰傳播嗎乙肝會通過母嬰傳播,乙肝孕婦可以通過胎盤、分娩時以及產后給嬰兒喂奶時將乙肝病毒傳給寶寶。母嬰傳播是我國乙肝最主要的傳播途徑,估計有40%~50%的乙肝感染者是因母嬰傳播而感染乙肝。乙肝母親所生的孩子60%在兩年內可以感染上乙肝病毒,而乙肝e抗原陽性的母親所生的孩子,95%在一年內出現(xiàn)乙肝表面抗原陽性。乙肝孕婦體內病毒含量是乙肝母嬰傳播風險中最主要的決定因素,因此對于血清中乙肝病毒含量大于2×10的6次方IU/ml的孕婦,建議在孕24~28周開始給予抗病毒治療。乙肝表面抗原陽性母親所生的新生兒應在出生后24小時內,盡早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同時要接種乙肝疫苗。通過采取以上的阻斷措施,乙肝母嬰傳播的風險可降至5%~10%。01:56
-
梅毒會通過唾液傳播嗎梅毒的常見傳播途徑,包括性接觸,血液接觸和母嬰傳播。那么唾液里邊,基本上是不含有梅毒的病原體,也就是梅毒螺旋體的。不過有一種相對特殊的情況,如果是長了口瘡,或者是有明顯的口腔潰瘍有出血,在梅毒感染的早期出現(xiàn)這些癥狀,或者是特別早期的時候,出現(xiàn)口唇的硬下疳,也就是一期梅毒的表現(xiàn),那么這個時候如果是通過唾液,或者是接吻的這種方式,有可能將梅毒螺旋體,傳染給另外一個人。但是這種情況畢竟少見,而且傳染的概率,相對來說還是很低的。01:06
-
川崎病會通過哪些途徑傳播川崎病是不具有傳染性的。川崎病也稱為皮膚黏膜淋巴結綜合征,病因不明,流行病學資料提示立克次體、丙酸桿菌、葡萄球菌、鏈球菌、逆轉錄病毒、支原體感染為其病因,但均未能證實,本病的發(fā)病機制尚不清楚。川崎病的病理變化為全身性血管炎,好發(fā)于冠狀動脈,病理過程可分為4期,各期變化如下:一期,約1~9天,小動脈周圍炎癥,冠狀動脈主要分支血管壁上的小營養(yǎng)動脈和靜脈受到侵犯。二期,約12~25天,冠狀動脈主要分支全程血管炎,血管內皮水腫、血管壁平滑肌層及外膜炎癥細胞浸潤。三期,約28~31天,動脈炎癥逐漸消退,血栓和肉芽形成,纖維組織增生,內膜明顯增厚,導致冠狀動脈部分或完全阻塞。四期,數(shù)月至數(shù)年,病變逐漸愈合,心肌瘢痕形成,阻塞的動脈可能再通。語音時長 01:41”
-
川崎病可通過什么途徑傳播川崎病又叫皮膚黏膜淋巴結綜合征,是一種全身性的血管炎,屬于免疫性疾病,目前病因還不是很明確。川崎病屬于免疫性疾病,并不屬于傳染病,所以它是不會引起相互感染。目前發(fā)現(xiàn)有一些病原可能會是引起川崎病的原因,比如支原體感染,以及立克次體、葡萄球菌、鏈球菌等感染,但都未得到證實。川崎病的診斷主要是通過臨床表現(xiàn),發(fā)燒大于5天以上,并且有球結膜的充血,口唇和口腔的改變,以及手足出現(xiàn)硬性水腫,皮膚出現(xiàn)有皮疹以及淋巴結腫大等以上癥狀就可以診斷。另外,也可以通過完善心臟的超聲檢查,看冠脈是否有損害,對診斷也有一定的指導意義。語音時長 01:33”
-
川崎病可通過什么途徑傳播病情分析:川崎病不是傳染病,不會引起傳播。該病的病因目前尚未明確,大多數(shù)學者認為是細菌或病毒毒素引起的異常免疫激活,從而導致全身中、小動脈炎癥。有發(fā)熱、皮疹、頸部淋巴結腫大、結膜充血、口唇皸裂、指端脫皮等表現(xiàn)。意見建議:凡是發(fā)熱5天以上,伴上述癥狀的都要考慮該病,及時去醫(yī)院兒科就診完善相關檢查,盡早明確診斷。發(fā)熱超過10天,則有可能引起冠狀動脈病變,比如冠狀動脈擴張和冠狀動脈瘤,有發(fā)生死亡的可能。
-
灰指甲會通過哪些途徑傳染病情分析:灰指甲可以通過間接傳播以及直接傳播。間接傳播,是指接觸了灰指甲患者的生活用品或洗浴用品,比如浴巾洗澡盆。直接傳播是指與灰指甲患者有密切的肢體接觸。意見建議:預防灰指甲,首先注意切斷傳播途徑,避免直接或間接的與灰指甲病患接觸。平時也要保持好個人的衛(wèi)生,注意手部和足部的清潔干燥,選擇鞋襪要選擇透氣、寬松、舒適的款式。
-
川崎病會通過哪些途徑傳播川崎病是不具有傳染性的。川崎病也稱為皮膚黏膜淋巴結綜合征,病因不明,流行病學資料提示立克次體、丙酸桿菌、葡萄球菌、鏈球菌、逆轉錄病毒、支原體感染為其病因,但均未能證實,本病的發(fā)病機制尚不清楚。川崎病的病理變化為全身性血管炎,好發(fā)于冠狀動脈,病理過程可分為4期,各期變化如下:一期,約1~9天,小動脈周
-
川崎病會通過哪些途徑傳播川崎病并非傳染性疾病,一般不會通過任何途徑傳播。川崎病是一種主要發(fā)生在5歲以下嬰幼兒的急性全身性中小動脈炎。川崎病屬于自身免疫性疾病,其發(fā)病與感染因素誘發(fā)的免疫反應異常有關,但并非直接由病原體傳播導致。因此,與川崎病患者接觸不會增加患病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