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慢性腹瀉艾灸穴位在什么位置
病情描述:
慢性腹瀉艾灸穴位在什么位置
答醫(yī)生回答
病情分析:
濕寒,濕熱引起的急性泄瀉
主穴:天樞 ,上巨虛,陰陵泉,水分
配穴: 寒濕者,加神闕(隔姜灸);濕熱者,加內庭;食滯者,加中脘。
灸后熱敷:神闕穴
天樞為大腸募穴,可調理腸胃氣機。上巨虛為大腸下合穴,可運化濕滯,取“合治內腑”之意。陰陵泉可健脾化濕。水分利小便而實大便。
脾腎虛引起的慢性泄瀉,五更瀉。
主穴:神闕 ,天樞足三里 ,公孫
配穴:脾虛者,加脾俞、太白;肝郁者,加太沖;腎虛者,加腎俞、命門。
灸后熱敷:神闕穴,關元
灸神闕可溫補元陽,固本止瀉。天樞為大腸募穴,能調理腸胃氣機。足三里、公孫健脾益胃?!?/div>
意見建議:
為你推薦
-
腹瀉艾灸哪里針對于腹瀉、腹痛,我們一般艾灸的部位。第一個可以艾灸腹部上面的一些穴位,比如說大腸的募穴、天樞穴,還有中脘穴。當然也可以艾灸神闕穴,但是艾灸神闕穴的時候要注意不要燙傷了。第二個我們可以艾灸一些背俞穴,例如膀胱經(jīng)上面的一些背俞穴,比如說大腸俞、胃俞,這些穴位可以調節(jié)我們的臟腑,緩解腹瀉的一些癥狀,同時也可以艾灸四肢的一些穴位。比如說足三里、上巨虛、下巨虛,特別是針對一些急性腹瀉,我們可以艾灸梁丘穴,對于緩解腹痛、腹瀉的癥狀效果還是不錯的。01:05
-
得了痔瘡艾灸哪些穴位痔瘡是臨床上比較常見的肛腸科疾病,得了痔瘡的患者通過艾灸的方法能夠起到一定的緩解和治療作用。臨床上對于外痔可以艾灸足三里穴,曲池穴,中脘穴,關元穴,百會穴,對于肛門出血的疼痛腫脹的嚴重情況有一定的效果。對于內痔可以艾灸百會穴,持續(xù)艾灸2~5天左右,多數(shù)能夠止血,長時間進行艾灸既能夠止血又能緩解肛門引起的脹痛和水腫。在應用艾灸過程當中要注意避免燙傷,配合藥物治療,外涂馬應龍痔瘡膏,也要保持大便暢通,防止便秘。另外可以配合坐浴的方法,也可以配合口服藥物的方法比方說槐角丸,消痔丸。另外要保持精神愉快,飲食清淡。01:51
-
小兒腹瀉的艾灸穴位艾灸的部位有足三里、中脘、神闕、天樞、脾俞等穴,一般小兒腹瀉兩到三次治療,即可痊愈,腹瀉嚴重時,配合西醫(yī)、中藥處理。操作過程:將艾條的一端點燃,對準施部位,約1.5到3厘米左右,進行熏烤,使患兒局部有溫熱感,而無灼熱為宜,一般每穴灸五到十分鐘,至皮膚紅暈為度。醫(yī)生可將食中兩指,置于施灸部位兩側,這樣可以通過醫(yī)生的手指,來測知患兒局部受熱程度,以便隨時調節(jié)施灸距離、掌握施灸時間,防止燙傷。艾灸治療作用于小兒體表特定的穴位,經(jīng)過經(jīng)絡的感應,調理脾胃,調整陰陽和臟腑功能,從而達到止瀉的效果。語音時長 1:38”
-
痔瘡艾灸什么穴位在臨床上,對痔瘡進行艾灸,主要是針對足三里,氣海,關元,二白,長強,承山穴進行艾灸,因為這些穴位有的走行于大腸經(jīng),針對這些穴位進行艾灸,可以改善大腸經(jīng)循環(huán),對于緩解痔瘡的臨床癥狀,有時候有一定作用。在對痔瘡進行艾灸期間,還要建議患者多吃蔬菜,多吃水果,多喝水,一定要保持良好的作息規(guī)律,適當?shù)倪M行體育鍛煉,要保持排便順暢,也要縮短排便時間,避免熬夜,避免過度勞累,有條件還要進行肛周溫熱水坐浴等等。語音時長 01:12”
-
小兒腳上治腹瀉的穴位在什么位置在腳小趾與四趾丫前一指半,近地五會穴約1分處。取穴:不分男女老幼、不分左右腳,任取1個腳的穴即可。治療: 點穴或針灸。穴時 、醫(yī)者找到穴位后以食指輕輕揉動穴位。一般以自然把手放在穴位上的力量便足夠了,從1數(shù)到60即可,大致以1分鐘為限,即一分鐘揉60次。
-
治療帕金森的穴位在什么位置病情分析:帕金森病針灸治療可分為頭針以及體針,頭針的刺激區(qū)根據(jù)病情選取頂顳前斜線,頂旁1線,頂旁2線,頂中線,顳前線中2~3區(qū)。體針可選取風池,腎俞,太溪,筋縮,合谷,太沖,血海,足三里等穴。意見建議:帕金森病的治療需要以藥物為主,中醫(yī)治療可以作為該病的輔助治療方法?;颊邞ㄆ谠谏窠?jīng)內科就診,在醫(yī)師的指導下服用相關藥物,不可自行停藥減藥。平時應注意休息,避免過度勞累,保證三餐營養(yǎng),不要熬夜,保證睡眠質量。
-
肩貞穴位在什么位置肩貞穴位的位置在肩關節(jié)后下方,腋后紋頭直上1寸。肩貞穴屬手太陽小腸經(jīng),位于肩胛區(qū),在肩關節(jié)后下方,正對腋紋頭上方1寸處,其解剖位置是肩關節(jié)后下方,肩胛骨外側緣,三角肌后緣,下層是大圓肌,有旋肩胛動、靜脈,布有腋神經(jīng)分支,深部上方為橈神經(jīng),其具有舒筋活絡、清熱散結的作用,主治肩臂疼痛、上肢不遂、瘰疬,
-
承山穴位在哪里一般情況下,承山穴位于腓腸肌肌腱與兩肌腹交界處。承山穴屬于足太陽膀胱經(jīng)上的一種穴位,通常分布在雙側小腿后區(qū),其穴位關聯(lián)到腓腸內側皮神經(jīng)以及小腿靜脈,患者可以伸直小腿,然后向上提腳后跟,在腳后跟部位出現(xiàn)人字紋后,仔細觀察人字紋,在人字紋凹陷處就是承山穴。在平時適當按摩承山穴,通常可以起到理氣止痛以及舒
健康自測
健康自測大全 健康早知道
專業(yè)醫(yī)學量表 專業(yè)醫(yī)學團隊
掃碼關注完成健康自測
醫(yī)院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