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新型肺炎問題
2020-02-19 649次
病情描述:
醫(yī)生您好,有新型肺炎問題想要咨詢您,以下是我的個人情況:癥狀表現(xiàn):發(fā)熱,咳嗽;出現(xiàn)時長:8-14天;體溫:37.3℃~38℃;服藥情況:服藥后體溫有下降,但目前又升高;咳嗦情況:有咳痰;接觸史:沒有疫情接觸史;所在地區(qū):非湖北省;既往病史:無;
提示:線上咨詢不能代替面診,醫(yī)生建議僅供參考!
答咨詢實錄
為你推薦
-
怎么預防新型冠狀肺炎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預防主要是做好個人防護,切斷傳播途徑。新型冠狀病毒主要是通過呼吸道飛沫和接觸傳播,要預防呼吸道飛沫傳播,首先出門要佩戴口罩,建議佩戴醫(yī)用外科口罩或者是N95口罩,與周圍人保持一米以上的有效安全距離,要遠離有呼吸道感染癥狀的人群。要預防接觸傳播,要盡量少出門,少去人群密集的公共場所,避免接觸有可能來自疫區(qū)的人群,觸碰公共物品以后要及時洗手或使用含有酒精的免洗液清洗雙手,不要用污染的手去觸摸眼睛、鼻子、口唇等部位,避免接觸野生動物以及未經(jīng)高溫處理的動物產(chǎn)品。還建議全程接種新型冠狀病毒疫苗來增強抵抗新型冠狀病毒的能力。同時也要注意室內(nèi)勤通風,規(guī)律作息,合理膳食,多飲水,勞逸結合,適當鍛煉等來提高機體的免疫力。02:02
-
流鼻涕、咳嗽是新型肺炎嗎患者出現(xiàn)流鼻涕、咳嗽的癥狀并不一定是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患者典型的臨床表現(xiàn)為發(fā)熱、咳嗽、乏力等癥狀,并不一定都會伴有流鼻涕等上呼吸道感染的癥狀。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首先有接觸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患者的流行病學史,經(jīng)反復多次的新冠病毒核酸檢測和核酸抗體檢測陽性才為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而普通肺炎往往新型冠狀病毒核酸的檢測結果均為陰性。還有一些嬰幼兒新型冠狀病毒感染之后臨床癥狀更不典型,可能僅會有乏力、腹瀉等輕微的癥狀。流鼻涕、咳嗽的患者首先在臨床上考慮是否有上呼吸道感染的情況,給予早期的對癥的治療,還要保證有充足的休息,適當?shù)亩嗪人宓嬍?,積極的改善臨床癥狀。02:00
-
肺炎的護理問題得了肺炎以后,這個時候一定要注意保證充足良好的睡眠狀態(tài),讓身體適當?shù)男菹⒁幌拢曰謴腕w力。保持室內(nèi)適當?shù)臏囟群蜐穸龋热缡覝乜删S持在26攝氏度左右。必要時可以放一個加濕器,主要防止室內(nèi)干燥。適當?shù)拈_窗通風換氣,保證室內(nèi)空氣的新鮮。必要時還可以配合霧化吸入治療,比如選擇布地奈德霧化液和糜蛋白酶去除痰液。飲食上要注意營養(yǎng)豐富,而且要清淡,容易消化吸收。比如可以選擇流質或者半流質飲食,選擇顏色比較鮮艷的蔬菜和水果,做成瘦肉粥,蔬菜粥,水果羹等。以上方案僅供參考,具體使用情況請按藥品說明或到正規(guī)醫(yī)院按醫(yī)囑用藥。語音時長 01:15”
-
小兒肺炎護理問題首先就是用藥或者治療的時候要改善呼吸功能,保持環(huán)境的舒適,空氣的流通,房間內(nèi)溫度濕度要適應,要減少氧氣的消耗。如果存在呼吸困難,這樣而可以選擇半臥位,而且要經(jīng)常更換體位。必要的時候給予吸氧處理,要保持呼吸道通暢,及時清除口腔以及鼻腔的分泌物。飲食選擇流質或半流質飲食,少食多餐,避免嗆咳,要適當多飲水,還要密切觀察患兒的病情變化。如果出現(xiàn)煩躁不安、面色蒼白、氣喘、昏迷以及呼吸不規(guī)則嚴重癥狀的時候要及時請醫(yī)生就診,以上就是小兒肺炎一些常見的護理問題。語音時長 1:31”
-
肺炎的護理問題得了肺炎以后,這個時候一定要注意保證充足良好的睡眠狀態(tài),讓身體適當?shù)男菹⒁幌?,以恢復體力。保持室內(nèi)適當?shù)臏囟群蜐穸?,比如室溫可維持在26攝氏度左右。必要時可以放一個加濕器,主要防止室內(nèi)干燥。適當?shù)拈_窗通風換氣,保證室內(nèi)空氣的新鮮。必要時還可以配合霧化吸入治療,比如選擇布地奈德霧化液和糜蛋白酶去除痰液
-
小兒肺炎護理問題首先就是用藥或者治療的時候要改善呼吸功能,保持環(huán)境的舒適,空氣的流通,房間內(nèi)溫度濕度要適應,要減少氧氣的消耗。如果存在呼吸困難,這樣而可以選擇半臥位,而且要經(jīng)常更換體位。必要的時候給予吸氧處理,要保持呼吸道通暢,及時清除口腔以及鼻腔的分泌物。飲食選擇流質或半流質飲食,少食多餐,避免嗆咳,要適當多飲水
-
新型肺炎問題你好,根據(jù)你描述的情況,考慮上呼吸道感染的情況。
-
新型肺炎問題您好,乏力與新冠病毒感染不一定有關系的。熬夜,長時間不活動也可出現(xiàn)的
健康自測
健康自測大全 健康早知道
專業(yè)醫(yī)學量表 專業(yè)醫(yī)學團隊
掃碼關注完成健康自測
醫(yī)院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