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氨茶堿片吃多了怎么處理
2020-06-26 1487次
病情描述:
氨茶堿片吃多了怎么處理
提示:線上咨詢不能代替面診,醫(yī)生建議僅供參考!
答咨詢實錄
為你推薦
-
氨茶堿片的功效與作用氨茶堿片用于支氣管哮喘,喘息型支氣管炎,阻塞性肺氣腫等,疾病喘息征狀的緩解,也用于治療急性心功能不全,和心源性哮喘,膽絞痛,本品為茶堿,和乙二胺的復合物,茶堿含量在80%左右,乙二胺可以增加,茶堿的水溶性,同時增強其作用。氨茶堿片的主要藥理作用有,一、松弛支氣管平滑肌,解除支氣管痙攣,抑制過敏介質的釋放,減輕支氣管粘膜的充血和水腫。二,增強呼吸肌的收縮力,減少呼吸肌的疲勞。三,增強心肌收縮力,增加心臟排血量。四,增加腎血流量,具有輕微利尿作用。五,具有中樞神經興奮作用。六,舒張膽管平滑肌,冠狀動脈和外周血管,對本品過敏者禁用,急性心肌梗死,同時血壓顯著降低者,嚴重心律失常者,活動性消化道潰瘍者禁止使用,肝腎功能不全,甲狀腺功能亢進患者,以及老年人慎用。本品可進入胎盤和乳汁,因此妊娠期及哺乳期婦女慎用,本品用于緩解喘息癥狀時,常與β受體激動劑合用,以提高療效,用于哮喘持續(xù)狀態(tài)時,常與腎上腺皮質激素配伍,進行治療。02:33
-
氨茶堿片的用藥注意事項一,用法用量為,成人一次0.1到0.2克,一日3次,最多不超過一次0.5克,一日2次,否則會發(fā)生嚴重的不良反應,甚至會導致茶堿中毒危及生命。二,本品具有較強的堿性,局部刺激作用明顯,口服可發(fā)生惡心,嘔吐等不良反應,飯后服用,或者同時服用氫氧化鋁,可以減輕此不良反應。三,注意本品的中樞神經興奮作用,可使少數患者發(fā)生激動不安,失眠等情況,不可睡前服用,特別是劑量過大時,會導致發(fā)熱驚厥,需要用鎮(zhèn)靜藥對抗。四,很多常用的抗生素類藥物,如氧氟沙星、羅紅霉素、克拉霉素、林可霉素等,可以增加本品的血藥濃度,注意劑量的調整,本品與苯妥英互相影響,血藥濃度同時下降,應避免合用或注意調整劑量,維拉帕米、咖啡因,以及其他黃嘌呤類藥物,可增加本品的作用和毒性,在合用時也要引起注意。五,注意定期監(jiān)測,血清茶堿的濃度,肝腎功能不全、老年人,高血壓、心律失常,消化道潰瘍,心功能不全的患者須慎用本品。02:29
-
氨茶堿片怎么吃?氨茶堿片是擴張支氣管的,所以主要用于支氣管哮喘、支氣管炎、阻塞性肺氣腫等。能夠緩解患者的胸悶、氣短、呼吸困難、喘息等。這個藥是0.1克一片的規(guī)格,在臨床上使用起來一般是一天三次,一次一片到兩片,這是成人的常用劑量。這個藥物也是有一定的毒性的,尤其是服藥劑量大了以后,可以引起容易激動、失眠,能夠引起心跳過快、心律失常。所以這個藥物也是需要遵照醫(yī)囑使用的,不可以自己擅自使用。語音時長 1:16”
-
氨茶堿過量的處理氨茶堿是臨床中常用的平喘藥物。其治療劑量與中毒劑量比較相近,容易引起很嚴重的不良反應,過量之后患者可出現頭暈、心悸、心率失常、血壓下降,嚴重者可出現驚厥,可給予鎮(zhèn)靜藥物對抗。如果是經口服引起中毒的患者,在4到6小時內如未出現嘔吐或只有輕微嘔吐,應常規(guī)胃管下洗胃并給予硫酸鎂導瀉,如果口服6小時以上者,應給予灌腸并給予瀉藥促進毒物排出,因氨茶堿還具有明顯的利尿作用可在短期內引起脫水,因而應積極的補液保護肝臟并稀釋毒物。語音時長 1:24”
-
氨茶堿片怎么吃?氨茶堿片是擴張支氣管的,所以主要用于支氣管哮喘、支氣管炎、阻塞性肺氣腫等。能夠緩解患者的胸悶、氣短、呼吸困難、喘息等。這個藥是0.1克一片的規(guī)格,在臨床上使用起來一般是一天三次,一次一片到兩片,這是成人的常用劑量。這個藥物也是有一定的毒性的,尤其是服藥劑量大了以后,可以引起容易激動、失眠,能夠引起
-
氨茶堿片怎么吃?氨茶堿片是擴張支氣管的,所以主要用于支氣管哮喘、支氣管炎、阻塞性肺氣腫等。能夠緩解患者的胸悶、氣短、呼吸困難、喘息等。這個藥是0.1克一片的規(guī)格,在臨床上使用起來一般是一天三次,一次一片到兩片,這是成人的常用劑量。這個藥物也是有一定的毒性的,尤其是服藥劑量大了以后,可以引起容易激動、失眠,能夠引起
-
茶堿緩釋片吃多了怎么辦吃了多少
-
吃了10片氨茶堿片怎么辦氨茶堿是臨床中常用的平喘藥物。其治療劑量與中毒劑量比較相近,容易引起很嚴重的不良反應,過量之后患者可出現頭暈、心悸、心率失常、血壓下降,嚴重者可出現驚厥,可給予鎮(zhèn)靜藥物對抗。 如果是經口服引起中毒的患者在4到6小時內如未出現嘔吐或只有輕微嘔吐,應常規(guī)胃管下洗胃并給予硫酸鎂導瀉,如果口服6小時以上者,應給予灌腸并給予瀉藥促進毒物排出,因氨茶堿還具有明顯的利尿作用可在短期內引起脫水,因而應積極的補液保護肝臟并稀釋毒物。
健康自測
健康自測大全 健康早知道
專業(yè)醫(yī)學量表 專業(yè)醫(yī)學團隊
掃碼關注完成健康自測
醫(yī)院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