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情況下,尿β2微球蛋白的臨床意義包括診斷腎小管是否損傷、區(qū)分是上尿路感染或下尿路感染、反映是否存在血液系統(tǒng)疾病,鑒定某藥物或保健品對腎臟是否有害等。
1、診斷腎小管是否損傷:
尿β2微球蛋白是一種小分子蛋白質,能夠穿過腎小管的過濾膜,如果腎小管間質損傷,則不能重吸收尿β2微球蛋白,導致尿液中出現(xiàn)尿β2微球蛋白,從而可以判斷腎小管是否損傷。
2、區(qū)分是上尿路感染或下尿路感染:
在通過其他方法確認患者尿路感染后,可以根據(jù)β2微球蛋白含量判斷是上尿路感染還是下尿路感染。若尿β2微球蛋白含量升高,則一般對應上尿路感染,就是臨床上的急性腎盂腎炎;若尿β2微球蛋白含量正常,則一般對應尿下路感染,也即是臨床上的急性膀胱炎。
3、反映是否存在血液系統(tǒng)疾?。?/p>
尿β2微球蛋白是由血小板、淋巴細胞等產(chǎn)生的免疫物質,所以當血液系統(tǒng)存在疾病時,為了消滅病毒,尿β2微球蛋白含量會相應增加。所以一般情況下,當尿β2微球蛋白含量增加時,血液系統(tǒng)會存在疾病。
4、鑒定某藥物或保健品對腎臟是否有害:
如用卡那霉素或多黏霉素后,尿β2-微球蛋白明顯升高,則說明對腎臟有害,應該及時停藥或改換其他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