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細胞分布標準差偏低醫(yī)學的標準術語為紅細胞分布寬度偏低,紅細胞分布寬度標準差偏低如果是單純性的說明患者血液中紅細胞形態(tài)大小相似,比較整齊,沒有特殊的臨床意義,一般不用過于擔心,如果在紅細胞分布寬度標準差偏低的同時存在其他指標異常,可能是缺鐵性貧血或者巨幼紅細胞性貧血。
1.缺鐵性貧血:缺鐵性貧血發(fā)生過程中紅細胞大小會發(fā)生改變,體積可縮小至60fL甚至更小,即小紅細胞,表現(xiàn)為小細胞低色素性貧血,患者在紅細胞分布寬度標準差偏低的同時可有紅細胞以及血紅蛋白減少。
2.巨幼紅細胞性貧血:巨幼紅細胞性貧血發(fā)生過程中紅細胞大小會發(fā)生改變,體積可脹大至150fL,即大紅細胞,表現(xiàn)為巨幼紅細胞性貧血,患者在紅細胞分布寬度標準差偏低的同時可有血紅蛋白減少。
紅細胞分布寬度標準差是由儀器測量獲得的反映紅細胞體積異質(zhì)性的參數(shù),是反映紅細胞大小不等的客觀指標,紅細胞分布寬度標準差常被用于貧血的鑒別診斷,且與心血管疾病、腎臟疾病、肝臟疾病等關系密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