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即乙型病毒性肝炎,是由乙型肝炎病毒引起的疾病。這種病毒主要存在于人體的血液和某些體液中,通過特定的血液檢測才能準確診斷。而手指血,通常用于血常規(guī)檢查,雖然可以反映一些基本的健康狀況,但并不能直接檢測出乙肝病毒的存在。
要確診乙肝,通常需要進行靜脈抽血,進行乙肝兩對半(也稱為乙肝五項)的檢查。這五項包括乙肝表面抗原、乙肝表面抗體、乙肝e抗原、乙肝e抗體和乙肝核心抗體。其中,乙肝表面抗原陽性是感染乙肝病毒的標志。如果乙肝表面抗原陽性,患者需要進一步關(guān)注肝功能檢查結(jié)果。肝功能正常者可能是健康的乙肝病毒攜帶者,暫不需治療。而肝功能異常,如轉(zhuǎn)氨酶、膽紅素升高,則可能提示急性肝炎發(fā)作,需要積極治療。
在治療乙肝時,常用的抗病毒藥物包括恩替卡韋、替諾福韋和丙酚替諾福韋等。這些藥物能夠有效抑制乙肝病毒的復制,改善肝功能,從而幫助患者恢復健康。手指血并不能直接查出乙肝,確診乙肝需要進行更為精確的靜脈抽血檢查。對于乙肝患者,及時的治療和定期的肝功能監(jiān)測是保障健康的關(guān)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