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腔穿刺抽氣是治療氣胸等胸部疾病的重要方法,通過穿刺胸腔,抽出積聚的氣體,以緩解胸腔壓力,恢復肺部正常功能。
胸腔穿刺抽氣術通常在患者呼吸困難、胸痛等癥狀明顯時進行,操作前需充分評估患者狀況,確保手術安全。以下是進行胸腔穿刺抽氣的關鍵步驟及注意事項:
1、術前準備:患者取坐位或半臥位,確定穿刺點,通常選擇患側鎖骨中線第二肋間。消毒穿刺部位,鋪無菌巾,準備穿刺針、注射器及必要的急救藥品。
2、麻醉:在穿刺點進行局部浸潤麻醉,常用藥物有利多卡因、普魯卡因等,以減輕患者疼痛感。
3、穿刺操作:麻醉生效后,用穿刺針沿肋骨上緣垂直刺入胸腔,當有落空感時,表明已進入胸腔。連接注射器,緩慢抽吸氣體,同時注意觀察患者反應。
4、抽氣量與頻率:首次抽氣量不宜過多,一般不超過1000毫升,以免胸腔內壓驟降引起不適。根據(jù)病情需要,可間隔一段時間后進行再次抽氣。
5、術后處理:抽氣完畢后,拔出穿刺針,用無菌紗布覆蓋穿刺點并固定。監(jiān)測患者生命體征,觀察有無并發(fā)癥發(fā)生,如氣胸復發(fā)、皮下氣腫等。術后可給予抗生素如頭孢曲松、阿莫西林等預防感染。
胸腔穿刺抽氣術要求醫(yī)生操作熟練、準確迅速,以最大程度減少患者痛苦,確保治療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