痰與脾、肺關(guān)系密切,故曰,脾為生痰之源,肺為儲痰之器。痰是一種病理產(chǎn)物,又可作為一種病邪,直接或間接地作用于臟腑而影響病癥的發(fā)展,如痰迷心竅而神昏,痰濁上冒而暈眩,痰阻經(jīng)絡而半身不遂等。
中醫(yī)學認為多痰可由脾陽不振、熱邪、脾胃寒濕、陰虛等引起,在使用祛痰劑時,分別選用燥濕化痰、清熱化痰、溫化寒痰、潤肺化痰劑四類。
一、燥濕化痰劑,具有燥濕化痰的作用,用于聚濕生痰,痰稀,日量多,伴胸痹、惡心,身重、蜷臥,腹部脹滿,成藥有橘紅片、二陳丸等。
二、清熱化痰劑,具有清熱化痰的作用,用于熱邪煎熬津液而生痰,或痰郁生熱,熱與痰相搏而成熱痰,色黃稠難以咳出,熱傷脈絡則痰中帶血,若熱痰動風,則出現(xiàn)神昏、諺語、抽搐等,宜選羚羊清肺丸、清肺糖漿。
三、溫化寒痰劑,脾胃寒濕而生痰或痰與寒邪合而致病,寒邪傷氣,水濕凝聚而成痰,痰色白而稀,宜用通宣理肺丸、礞石滾痰丸等。
四、潤肺化痰劑,具有潤肺化痰的作用,用于陰虛、燥痰或干咳痰稠或泡沫痰,咳之不爽,聲音嘶啞等證,如二母寧嗽丸、秋梨潤肺膏、百合固金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