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床中并沒有治療少陰病的中成藥,治療少陰病一般采取中藥湯劑進行治療如四逆湯、附子湯、黃連阿膠湯等。
少陰病,是指以心腎兩臟虛衰為特征的病變,主要癥狀有脈微細,但欲寐(朦朧迷糊、似睡非睡、似醒非醒的狀態(tài))等。一般可分為少陰化寒證、少陰化熱證等。
1、少陰化寒證:
多見于陽虛的患者,除上述癥狀外還可見下利清谷(排泄物清稀,并加雜著不消化食物),四肢冰涼,食入即吐,面色蒼白,怕冷等,一般可通過使用四逆湯、附子湯等中藥湯劑進行治療。還可以通過針灸太溪穴、復溜穴、腎俞穴、神門穴、氣海穴等穴位進行治療。
2、少陰化熱證:
多見于陰虧火旺的患者,除上述癥狀外還可見口燥咽干,咽痛,舌紅少苔等,一般可通過使用黃連阿膠湯等中藥湯劑進行治療。還可以通過針灸涌泉穴、郄門穴、內(nèi)關穴、陰陵泉穴、三陰交穴等穴位進行治療。
建議患者用藥、針灸均要在醫(yī)生指導下進行,不可私自服藥、針灸,以免影響身體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