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結石是泌尿系統(tǒng)中常見的一種疾病,當結石直徑達到6.5mm時,通常需要碎石治療。具體分析如下:
6.5mm的腎結石屬于較大結石,難以通過自然排尿排出。這類結石在腎臟內移動可能造成尿路梗阻,進而引發(fā)腎積水、腎功能受損等嚴重并發(fā)癥。因此,通過碎石術將結石擊碎,有助于其順利排出,減少不良后果。
在碎石治療方法上,體外沖擊波碎石術是常用且有效的選擇。它利用高能沖擊波聚焦作用于結石,將其碎成小塊,便于隨尿液排出。這一方法相對安全,創(chuàng)傷小,恢復快,適用于多數腎結石患者。
患者在術后應大量飲水,增加尿量,有助于沖刷尿路并促進碎石排出。同時,根據醫(yī)生建議,可適當服用抗生素預防感染,以及服用排石藥物輔助碎石排出。但需注意,具體藥物選擇及用量應遵醫(yī)囑,避免不當用藥帶來的風險。
腎結石的形成與生活習慣密切相關。患者在碎石治療后,應積極調整飲食結構,減少高嘌呤、高草酸等食物的攝入,以降低結石復發(fā)的風險。同時,定期到醫(yī)院進行復查,及時了解結石排出情況及腎臟功能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