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草貼貼在脾俞、陰陵泉、三陰交、足三里、神闕穴、解溪穴等部位都有比較好的除濕效果。應注意在醫(yī)生的指導下適當使用。
1、脾俞:
歸屬于足太陽膀胱經,是治療脾胃疾病的要穴,艾草貼貼在此穴可以健脾利濕,和胃益氣,有一定祛除濕氣的作用;
2、陰陵泉:
歸屬于足太陰脾經,具有清利濕熱,健脾理氣的作用,因此艾草貼貼在此穴可以輔助祛除體內的濕氣;
3、三陰交:
位于內踝尖直上3寸,是健脾祛濕、安神調經的重要穴位,艾草貼貼在此處也可以很好的除濕;
4、足三里:
位于外膝下和脛骨外側,具有燥化脾濕、生發(fā)胃氣的作用,艾草貼貼在此穴可以幫助祛除體內的濕氣;
5、神闕穴:
也就是俗稱的肚臍,將艾草貼貼于此處可以散寒除濕、溫通經絡,有一定的輔助祛除濕氣的作用;
6、解溪穴:
位于腳背和踝關節(jié)的交界處,艾草貼貼在這可以祛痰祛濕,緩解水腫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