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疼即胃痛,胃痛一般可以按中脘穴、足三里穴、內(nèi)關穴等穴位。
胃痛是臨床上常見的癥狀,多發(fā)生在上腹部。引起胃痛的原因復雜多樣,主要是因胃部疾病所致(如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等),也可由其他疾病引起(如胰腺炎等)。出現(xiàn)胃痛的情況后,可以按中脘穴、足三里穴、內(nèi)關穴等穴位進行緩解。
1、中脘穴:
屬任脈,具有和胃健脾、通調(diào)腑氣等功效。位于上腹部,當前正中線上,臍中上4寸。常用于胃痛,腹脹、腹中包塊、便秘等。
2、足三里穴:
屬足陽明胃經(jīng),為胃下合穴,具有和胃健脾、通腑化痰等功效。位于小腿外側,犢鼻穴下三寸,也就是外膝眼下三寸的位置,距離脛骨前緣一橫指。常用于胃痛、嘔吐、腹脹、腸鳴、消化不良等病癥。
3、內(nèi)關穴:
屬手厥陰心包經(jīng),是八脈交會穴,通于陰維脈,具有寧心安神、疏肝和胃等作用。位于前臂前區(qū),腕掌側遠端橫紋上2寸,掌長肌腱與橈側腕屈肌腱之間。常用于胃痛、嘔吐、胸悶等病癥。
建議胃痛的患者面診醫(yī)生,在醫(yī)生的診斷后做出治療,避免私自操作造成不必要的損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