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我接診了一位45歲的患者,他主訴胸悶、氣短,且在劇烈運動后出現明顯的胸痛。我向他詢問了詳細的病史,并進行了細致的體格檢查。在檢查過程中,我特別關注了主動脈裂孔的位置,因為這與他的癥狀可能有著密切的關系。
其實,很多人對主動脈裂孔及其與胸椎的關系并不了解,那么,我就來為大家分享一下相關知識。
主動脈裂孔是胸后壁的重要結構之一,位于主動脈胸部的下方,形狀呈不規(guī)則卵圓形。這個裂孔不僅是食管和迷走神經的通道,還是胸腔和腹腔之間的交通要道。在解剖位置上,主動脈裂孔與胸椎有著密切的聯系。一般來說,主動脈裂孔平對第12胸椎。這意味著,當我們定位第12胸椎時,可以大致確定主動脈裂孔的位置。
此外我還向患者提出胸痛的治療方法:
1、物理治療:如熱敷、按摩或理療儀等,每日進行1-2次,每次持續(xù)15-30分鐘,以緩解肌肉緊張和疼痛。
2、心理治療:對于由焦慮或抑郁引起的胸痛,可采用認知行為療法或冥想等心理治療方法,冥想也是一種有效的心理治療方法,它能夠幫助患者放松身心、減輕壓力。每周至少進行1次。
因此,對于出現胸悶、氣短等癥狀的患者,我們在接診時應關注主動脈裂孔及其與胸椎的關系,以便及時發(fā)現并處理潛在的問題。同時,我們也應該加強公眾對這方面的認識,提高大家的健康意識,共同維護身體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