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細菌性痢疾灌腸時應取左側臥位。
慢性細菌性痢疾是一種由細菌引起的腸道慢性感染疾病,其主要癥狀包括長期腹瀉、腹痛等,對患者生活質量造成嚴重影響。在治療過程中灌腸療法是一種常用的治療手段。而在進行灌腸時,患者應采取左側臥位。
采取左側臥位的主要原因在于慢性細菌性痢疾的病變部位主要在直腸和乙狀結腸,這些部位位于身體的左側。左側臥位有助于使灌腸藥物更好的進入并作用于這些病變部位,提高治療效果。同時,這種臥位還可以減少藥物回流,加快腸道蠕動,有助于排便和清除病原體。
在灌腸治療中常用的藥物包括卡那霉素、復方黃連素等,這些藥物有助于減輕腸道黏膜的炎癥反應,減少病原體對腸道的損害,并促進腸道黏膜的修復。灌腸不僅可以清潔腸道,清除有害物質,還能改善腸道內環(huán)境,有利于腸道功能的恢復。
綜上所述,慢性細菌性痢疾灌腸時應取左側臥位,以提高治療效果,促進患者康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