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朋友最近時常感到腰部疼痛,下肢也有些麻木不適,于是決定去醫(yī)院尋求專業(yè)的幫助。他先后進行了X光檢查、CT掃描以及MRI核磁共振檢查,結果顯示他的腰椎存在椎管狹窄的問題。針對這一情況,醫(yī)生建議除了必要的治療外,日常鍛煉也很重要,可以幫助緩解癥狀,促進康復。
接下來,根據醫(yī)生的建議,也給大家說一下椎管狹窄怎么鍛煉能恢復。
1、直腿抬高鍛煉:躺平在床上,雙腿輪流抬高、放下,像騎自行車一樣。這個動作可以鍛煉到我們腿部的肌肉,幫助緩解椎管狹窄帶來的不適。
2、側臥位梨狀肌舒縮鍛煉:側臥在床上,上面的腿抬高,兩腿交替進行。這個動作可以鍛煉到臀部和腿部的肌肉,有助于改善我們椎管狹窄的癥狀。
3、拱橋式背伸肌鍛煉:仰臥在床上,雙腳、雙肘和后腦勺頂著床,然后用力讓身體其他部位離開床面,形成一個像拱橋一樣的姿勢。這個動作可以鍛煉到腰背部的肌肉,增強我們脊柱的穩(wěn)定性。
此外,醫(yī)生還提到了關于椎管狹窄患者在日常生活中的幾點注意事項:
1、保持正確的站姿和坐姿:站立時,確保脊柱挺直,避免長時間保持彎腰姿勢。每次站立超過30分鐘時,應稍微活動身體,如輕輕轉動腰部,以減輕脊柱壓力。坐下時,選擇有靠背的椅子,確保坐姿端正,雙腳平放在地面。避免長時間低頭或翹二郎腿。每隔45分鐘,應起身走動一會。
2、適度運動鍛煉:每日進行至少30分鐘的有氧運動,如快走、慢跑或游泳,以增強心肺功能,促進血液循環(huán)。每周至少進行2次針對脊柱周圍肌肉的力量訓練,如平板支撐、橋式運動等,以增強肌肉力量,提高脊柱穩(wěn)定性。
生活中,我們往往容易忽視身體的微妙變化,直到癥狀明顯才去看醫(yī)生。這次我朋友的經歷,也提醒了我要更加關注自己的健康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