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朵積水,醫(yī)學上常指中耳積液,是慢性中耳炎的常見癥狀。這種情況若不及時處理,可能會引發(fā)一系列嚴重后果。
積液會導致傳導性耳聾,影響聽力。長期積水可能使中耳腔的咽鼓管咽口功能異常,進而造成鼓膜內陷,出現(xiàn)耳鳴、耳悶等癥狀。在嚴重情況下,耳朵積水還可能引發(fā)顱內、外并發(fā)癥,危及患者健康。
面對耳朵積水,醫(yī)學上有多種應對方法。一是采用藥物治療,如雙氧水清理耳道后,使用氧氟沙星滴耳液,同時配合口服頭孢克肟等抗生素。二是當藥物治療效果不佳時,可以考慮鼓膜穿刺,將積液抽出。若鼓膜穿刺效果仍不理想,則可能需要進行鼓膜置管手術。
在治療過程中,患者還應注意耳道的日常清潔,可用棉簽輕輕擦拭分泌物,并保持健康的生活習慣,避免耳道進水。此外,積極預防和治療感冒及鼻腔、鼻咽部的慢性疾病,也是減少耳朵積水發(fā)生的重要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