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心功能不全,也稱慢性心力衰竭,是心臟結構或功能受損導致心臟排血量減少,無法滿足機體需求的病理狀態(tài)。其診斷標準主要包括以下幾點:
患者應有明確的器質性心臟病的診斷基礎,如冠心病、心肌病等。這些疾病會導致心肌受損,進而影響心臟的收縮或舒張功能。
心衰的癥狀和體征是診斷的關鍵。左心衰竭常表現為呼吸困難、咳嗽、咳痰等肺循環(huán)淤血癥狀;右心衰竭則體現為頸靜脈怒張、肝腫大、水腫等體循環(huán)淤血體征。這些癥狀和體征的出現,為心衰的診斷提供了重要線索。
輔助檢查在診斷過程中也發(fā)揮著重要作用。如超聲心動圖可顯示心臟結構和功能的異常,心電圖可提示心律失常等信息,利鈉肽水平增高也是心衰的一個重要標志。
慢性心功能不全是一種嚴重的疾病,需要及時診斷和治療。患者在日常生活中應注意休息,避免過度勞累,以減輕心臟負擔。同時,定期就醫(yī)檢查,遵醫(yī)囑用藥,是控制病情、提高生活質量的關鍵。